李商隐的憋屈(2)

时间:2021-08-31

  从此,李商隐的仕途蒙上阴影,他经过授官考试,任秘书省校书郎,但由于他背叛师门,不久即被踢出中枢,到地方任县尉,正直的李商隐为替“死囚”减刑,得罪了上司,他因不忍上司的污辱,请了长假。就在李商隐处境尴尬之际,“李党”中坚人物李德裕当上了宰相,李商隐提拔的好运眼看要来了,但事不凑巧,李商隐之母突然去世,当时官员有“丁忧三年”的规定,李商隐只得返乡,更不凑巧,岳父王茂元也在这时去世了。

  李商隐本以为过了三年可以青云直上,但支持“李党”的武宗去世了,唐宣宗一上台,就免去了李德裕宰相职务,还把“李党”人物一齐赶出中枢,又将“牛党”人物一一提拔。

  李商隐回皇城是没有希望了,为了糊口,他又开始担任地方官员的幕僚,但这样寄人篱下的处境很憋屈。李商隐想起了自己少年时要好的同学令狐陶,便写信向令狐陶求援,但令狐陶毫不犹豫拒绝了。由于李商隐依附的官员或被贬职,或病故,因此李商隐的中年生活过得很沮丧,整日郁郁寡欢。而在这时,他心爱的妻子王氏也突然去世了,这让遭受失业、丧妻双重打击下的李商隐一时不知所措。他在四川当幕僚时对佛教产生了兴趣,他与当地的僧人开始交往,并捐钱印佛经,甚至表达想出家当和尚。对于他一直追求的仕途,已心灰意懒了。

  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中,李商隐终于被调到京城当了盐铁推官,这个职务的待遇还不错,但李商隐只干了两年,又被辞退。他归家不久即郁郁而终,终年才45岁。

  李商隐是有才情的,他的《无题》诗写得尤其好,但有才气的人不一定有处世能力,再说李商隐的运气实在太憋,他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唐诗范本《唐诗三百首》没有亏待李商隐,选了他22首诗,在数量上名列第四,这是后人对他的很高评价。  注:本文摘自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