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党争对李商隐诗风的影响

时间:2021-08-31

  导语:李商隐诗风是晚唐诗歌代表特色,其成因在于晚唐社会整体环境,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政治因素,特别是牛李党争,它使诗人始终处在斗争的夹缝之中,使诗人一生郁闷,但成就了其特殊的诗歌韵味。

“牛李党争”是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牛党大多出身科举,属于庶族地主,门第卑微,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李党大多出身世家,门第显赫,往往依靠父祖高官地位进人官场,被称“门荫”出身。两党分歧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牛党多科举出身,主张通过科举取士;李党多门荫出身,主张门荫入仕。二是如何对待藩镇。李党主张对藩镇用兵,以加强唐朝中央地位;牛党主张姑息迁就。两党除了政治分歧外,还牵扯到个人恩怨,相互打击。

  李商隐在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17岁时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受聘任幕僚,一直到开诚二年(837年),先后8年。令狐楚是牛党要人,地位显赫,唐宪宗时曾做宰相。令狐楚,对李商隐都很赏识。令狐楚临死时,函招李商隐代草遗表之任,李商隐在《樊南甲集序》、《上令狐相公状一》、《奠相国令狐公文》中对此都有提及。李商隐后来能考中进士,就是受令狐的推荐。令狐楚去世后,李商隐为了生机,另找出入,到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做事,得到王茂元赏识,娶王的小女儿为妻,成了王的东床快婿。王茂元当时被认为是李德裕的党徒。李商隐原在令狐门下,现转投王茂元,牛党认为是忘恩,触犯了牛党戒律,因此牛党对李商隐耿耿于怀,千方百计进行报复。开诚三年,李商隐应考“博学鸿辞科”,本已被录取,但因牛党作梗,复审时被除名。这次意外打击,对李商隐振动很大,名诗《安定城楼》表现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