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水墨唐诗

时间:2021-08-31

  唐朝小李杜中的李商隐是晚唐的杰出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河南人,唐文宗开成二年进士。他虽少年得志,但在仕途不得志,却是晚唐诗的一位代表人物,在盛唐、中唐诗之后,为唐诗开出一个崭新的境界。

  李商隐的水墨唐诗表现真情,在艺术上追求独特,语言技巧愈见精细绵密,情感表达纡徐含蓄,结构布局,敛约回环,意境深远而朦胧。李商隐与三峡有不解情缘,他在名作《夜雨寄北》中云: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是一位多情的诗人,感情热烈而细致。上引的《夜雨寄北》七绝述情如话,又利用视角变化,回环往复,叠加复重,把雨夜相思表现得悠长浓郁,穷形极相。巴山夜雨,乃实境也;由此而怀远人,忆相共剪烛,此心中之象,虚境也;共话巴山夜雨,实境又成虚中之虚也。从此,巴山夜雨,成为逗引愁思的典型景象,短短的一首绝句,使人如身人幽谷,一唱三叹,缠绵无休,从而充分地表达了心灵深处对爱妻的思恋,与他著名的“无题”涛,“相见时难别亦难”,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这比起《夜雨寄北》原本说的写给北方的朋友,似乎更有夫妻中的人情关怀,也更加耐人寻味。从诗中“巴山”一语看来,诗写于巴蜀之地。李商隐曾经应聘到四川任职,“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殷殷深情,亲切感人,颇具意韵。

  记得早期看过一部叫《巴山夜雨》的影片,女主角是张瑜扮演,男演员有李志舆和仲星火,当时隐约记得这个片名来自唐朝的古诗电影在一个很短的限度和很小的范围内,描写十年动乱中人民同“四人帮”进行斗争的一个“点”,它具体、集中、细致、逼真地浓缩了一个巨大社会在那个非常时期中的真实情况,力求广泛和全面联系整个社会的生活面。这部影片获得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5个奖项,中国电影金鸡奖第一届评选委员会的评语是:它“以独特的创作构思和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人物群像,表现了我国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美好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