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优秀教案(2)

时间:2021-08-31

第二课时

一、知识目标:

  1.准确理解《离骚》的内容

  2.了解什么是骚体诗

  3.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二、教学目标:

  1.用赋比兴的方法分析《离骚》

  2.根据《离骚》中的内容分析屈原的形象性格

三、教学重难点:

  1.字词的疏通和理解;

  2.香花香草作比的写作方法;

  3.骚体诗的特殊句式

四、教学过程:

  1.集体读《离骚》,校正读音和停顿错误(5分钟)

  2.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结合下面注释,讨论如何翻译本文,并将翻译过程中的疑问记下来(15分钟)

  3.请一组同学起来翻译,其他同学找错误

  4.教师翻译难点部分

  5.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分析骚体诗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

  1)与以前的《诗经》进行比较

  2)与后世的其他诗歌比较

  6.教师总结骚体诗的特点:

  1)字句较多,每句字数六言、七言、八言等都有

  2)句中有楚声“兮”字

  7.以组为单位分析赋比兴在《离骚》中的应用,组内代表发言

  8.以组为单位分析分析屈原的形象,组内代表发言

  9.布置作业:

  1)总结“以”的用法

  2)翻译课文在作业本上

  3)写对于屈原一生的评价(注意,不要离开屈原本身的社会背景及生活经历盲目评价)

  4)背诵《离骚》节选部分

  5)预习《孔雀东南飞》,通过扫除文字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