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清照的婉约愁情(2)

时间:2021-08-31

  愁生何处?当然是与丈夫的别离,“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元伊世珍《琅嬛记》:“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在封建社会,男子追求的是功名利禄。明诚出生官宦之家,自然会奔赴各地,求学进仕,沉浮于宦海。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她的生活空间很多时候局限于自己的闺房。初入夫家之时,她曾同身为太学生的赵明诚一起出入相国寺,逛街购书。这样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幸福的,令人艳羡。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的机会不会太多,李清照始终只是作为“李格非之女”或“赵明诚之妻”的身份出入社交场合,她不可能有独立的人身地位,生活圈也必定是狭窄的。难怪李清照会发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叹,这一句抄的是欧阳文忠公《蝶恋花》词首韵,李清照对欧阳修的词批评甚多,但对这一句,她酷爱之,曾拟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不难想象,这样一个才女美女,独居闺房,无人相伴,唯有窗外的花草与之对语,她的心会是一种怎样的寂寞与凄苦?而与丈夫无奈的离别,也使才华横溢的李清照凭添了一段愁情,成了一位词情飞扬的思妇。

  但那份闲愁绝非只是一丝惆怅一缕相思。为什么词中展现的是红藕香残、落花流水的凄凉之景?为什么锦书无有而又是两处闲愁呢?悲从何来,怨从何起?结婚之初,赵明诚还是汴京的太学生,殊无“负笈远游”之事。不久,他就凭借荫封的特权当了鸿胪少卿。此系中央清要之职,无须阔别京城的丞相府出而游宦。所以,李清照与丈夫的别离是真,但不是赵明诚离开了京城,而是李清照回归了原籍。对于《一剪梅》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最新的研究考证为:新婚才一年,李清照被遣回娘家后写下了这首词。从这首词中意象的地方特色看,亦像是李清照的老家山东章丘明水。被遣回娘家,意即休妻,这对古代女子来说则是恶运当头。《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是一位美丽的少妇,心灵手巧,知书达理,可惜婆婆不能容纳她。百行孝为先,在森严的封建礼教控制下,媳妇刘兰芝只能打包回家,最终和她的软弱丈夫以死抗争。李清照被遣回娘家,怎能不悲?唐代诗人顾况写过一首《弃妇词》,提到古代男子出妻、或休妻的记载。这种行为被叫做‘七出’,也就是休妻的七条理由。 第一:无子; 第二:徭役; 第三:不事舅姑; 第四:口舌; 第五:盗窃; 第六:嫉妒;第七:恶疾。史载,做丈夫的有权以七条中的任何一条为理由,命妻子离开。李清照的“罪”很可能是没有子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生不出孩子的女人,就要面对丈夫纳妾或者休妻的命运。卷帘西窗下,又有多少被休的女子在愁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