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醉花阴·重阳》赏析

时间:2021-08-31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李清照(1081—1155?)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为元\xB5v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能写文填词。丈夫赵明诚乃徽宗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喜好金石学,两人结婚后,举案齐眉,感情甚笃。夫妻两收集了大量极有价值的金石书画,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不料,靖康元年(1129),金兵南侵,汴京沦陷,徽、钦二帝被擒,政局动乱,他们被迫背井离乡,举家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李清照痛失爱夫,悲痛欲绝,再加上他们夫妻南渡所带过江的书画金石在战乱中大部分丢失,使她精神备受摧残。从此李清照颠沛流离,在孤凄中度过晚年。

  李清照在经济条件优裕,文学氛围浓郁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加上她勤奋好学,擅长诗、文、词,兼善书法,绘画,音乐 ,才高学博,堪称一代才女。李清照的诗文艺术作品大多遗失,现传《漱玉词》乃后人辑本,约有四十余首。尽管李清照艺术专长颇多,相比之下,流传至今较多的还是她的词,且影响甚广,所以世人把李清照归于著名的词人。

  李清照的一生,不管是待字闺中还是流离失所,惟独不忘写诗填词。有意思的是,她写诗和填词分工明确:她评论古今,与时事政治相关的题材一般用诗来表现,而个人的生活感受所引起的喜悦和哀愁大都用词来表达。填词成了她生活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一生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她精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她的诗词中几乎都有体现。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南渡前多写闺中欢情和思夫之恋;南渡后多写战争中的感时伤怀和悼亡忆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