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 李清照(3)

时间:2021-08-31

  作者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故事三则

  一、在南京,传说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在下雪天,常穿着大红披,踏雪、赏梅、吟诗。一天,在城脚遇到一卖剑的老人,赵明诚问他:“剑卖多少钱?”老人说:“不要钱,要以剑换书。”

  赵问:“换什么书?”老人说出了书名。恰巧这本书是赵明诚收藏的。但是,赵不想以这本书换剑,又很想收藏这把剑。就问老人:“这本书是不是你的?”老人说:“正是我家传家之书。我的父母说,我家什么都可以丢,就是这本书不可丢。”

  赵明诚很感为难,就和李清照商量。李清照说,容我们考虑。

  李清照“考虑”了七天,老人去见李清照、赵明诚夫妇。李清照拿了两本书,一本是老人要的原书,一本是李清照依原书抄的“手抄本”。老人被感动了,他说你们想要的是原书,我拿去也是收藏起来,既然你们能认真地收藏,我就把原书和宝剑都赠给你们吧。说完,就拿了李清照的“手抄本”,留下原书和剑就走了。

  二、在嵊县,传说李清照对有些家乡文物的复制品,摆在地摊上卖,她也照样喜欢,有时去买。

  嵊县的田野边,有些小吃摊,摆些小桌子,卖些兰花豆、豆腐干和酒。经常看到李清照背一个布袋,在这些摊上喝酒、看书。她那个布袋中,装的是书,不是敬神的香烛。

  三、在金华,传说李清照在金华续写《金石录》时,她已经六十多岁。民间已在流传她的诗词,有的妇女在纺纱时吟唱,有的小孩会唱,有的人家写对联也用她的诗词。

  传说陆游的二夫人——王夫人曾师从李清照读书。王夫人的母亲劝王夫人不要从李清照读书,因李清照是寡妇,命太苦。这事,对李清照刺激很深。

  每年枣子熟了,就看见李清照出现在枣园,想她何时北返中原。传说,现在流行的一种蜜枣雕花,就是李清照创制的。

  在金华传说李清照不顾朝廷的禁令,夜祭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