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清照》课堂实录素材(12)

时间:2021-08-31

  下课!

  生:(起立)谢谢老师!

  点评: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在语文课中,如若每学期举行两次,中学六年十二个学期将可对中外二十四位作家进行类似的研究,可以想见,学生将会有多么大的长进啊!

  (总评)

  深圳市莲花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列入了市区两级“十五”科研项目。艾巧老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2001年4月13日,她开了一节《走近李清照》的公开实验课,市教研室的专家及市区创新项目实验学校的教师代表40余人进行了观摩并给予充分肯定,高度评价。

  我以为该课一扫那种将浑然天成的文章肢解到支离破碎,把浓情洋溢的文章分析到索然无味的陈腐语文教学方法,给语文教坛带来了生气,带来了启示。

  该课在美的音乐声中,美的课堂境界中,美的情感氛围中,美的作品赏析中以及在具有美的气质风度,美的举止语言的教师引导、启示下展开,又自然的掀起两次高潮:一是辩论《如梦令》是李清照的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二是学生各自谈“我心中的李清照”。可以说,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情感得到了一次感染,能力得到了一次锤炼,兴趣得到了一次激发。

  ,1234567

  【

  归结起来,此课初步达到了四个突破:

  1、突破传统课堂信息的单向、单渠道传递,基本形成了新型的课堂模式。

  该课突破了教师独霸讲台,满堂灌的模式,组织学生将较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性学习李清照的成果在课堂交流。其中有李清照词的朗诵、推荐、赏析,有李清照资料的介绍,有研究观点的辩论,也有对李清照生平与其词的感悟进行的交流。这样形成了多渠道、多方向立体交叉的课堂信息传递模式。该课内容之充实,信息量之充足,学生参与之广泛,思维火花之碰撞以及学生能力之增长都是令人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