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人要活在当下(6)

时间:2021-08-31

  不会背负太多的社会评价

  林清玄与台湾文学圈中的诸多著名人士都是挚友。

  “当年,我和三毛常常见面吃饭,她是一个情感丰沛的人。花了很多时间开导别人,自己却背负了别人的很多烦恼。”林清玄说,三毛当时还想把房子卖给他。“但是因为柠檬花开了,不卖了。她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乐趣的人。”

  说起自己,林清玄说:“看过我的书的人知道,我从来没说自己了不起。”自己只是一个乡下的孩子,走了很多不同的路。“我不是完美的人,我不会背负太多的社会评价。就像奥运会第一名,听不到掌声和嘘声,因为他跑得快。我也希望自己能这样。”

  记者 桂国

  现场问答

  问:您如何看待写作?会遇到思路堵塞吗?

  答:写作对我来讲是修行的一部分,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写作需要灵感,灵感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一定要把握住。我在路上,下起大雨,突然有灵感了,来不及走到屋檐下,夹着伞就写。一二十分钟,当我抬起头的时候,我发现身边围着三圈的人。我思考习作的方式不是一篇文章。每次我五六本书,七八本书一起想,一起写。有点像奥运选手赛跑,看谁先跑到终点,先出版。比较重要的是,建立起思想的树,你的思想如果像一棵树,你就不用担心有没有水果,因为上面会结很多的水果。

  问:您对孩子的教育持什么观点?

  答:我曾经读过科学报告。报告是研究社会最顶尖的人。调查发现,最顶尖的人,读书时在班上7名到17名。因为7名到17名,人际关系好;不会把时间全部用来读书,有创造力,也是压力最小的一群。我读了这个报告,感动得不得了,我一直在寻找自己成功的原因。(笑)终于找到了!不要以为成绩就是一切。一段时间,我在美国访问,哈佛大学校长给毕业生致辞,恭喜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因为将来会充实学校的研究力量,同时恭喜成绩不好的学生,因为从创建开始,都是成绩不好的人捐建的。我们家兄弟姐妹18人,每个人都做了不同的事情,我的一个弟弟是非常好的厨师,我有一个哥哥是富翁,一个哥哥是农夫。儿孙自有儿孙福,小孩自己会找出路,不要担心。  问:请问如何观心?

  答:观不是看,也不是见。观照到细腻的分别,才是观。关注自己内心的起伏,不一定要特别的场景和时空。比如跟太太吵架,吵得不可开交,回转自己的心,写一张纸条,不存隔夜之气。如果一直往前冲,不懂得回转,就不可能回转,回到内心的自在。现在的人,关手机,自在。

  问:何为灵性?

  答:我讲过生命的三个层次,生活中的欲望,文化的满足,灵性则是第三个层次,如果你走过了身体的追寻,再走过心的追寻,就会走到灵性。不会因为生命的起伏、成败、高低,有所不同,一直保持在生命的高点,不会因为你受到挫折,失去灵性。灵性是生命的最高境界。你找到,就永远不会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