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一生是如此的短暂,人们不由的为这位天才诗人感到惋惜。
李贺在唐诗人家中,是一个另类人物。这个只活了27年的皇族后代,死之前就相当的有名了,死后更是受到无数名仕的追捧。他宏大想象、奇幻瑰丽的诗歌,确实是唐诗中的奇葩。
现在的研究者,习惯于把李贺看作是一个逃避现实生活的幻想者,把李贺看作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出路的人,也就是说,如同今人把海子看作是一个精神分裂的天才一样,李贺也是唐诗家中一个严重的精神病患者,至少,李贺一生都有着极度的抑郁症倾向。因此唐之后人,都称其为鬼才。
李贺的死因仿佛是本来即体弱兼多病,溺死?病死?马凡氏综合症?但至今却没有一个定论。李贺短暂的一生中,都生活在莫名的焦虑与不安之中,任何人都无法脱离时代去生存,在文人疯狂追求功名的唐代,头上还有一丝先祖荣耀的李贺,对成功的渴望更为浓烈,然而命运却非常残忍的对待了他——无论是科举(有称其避父讳(李晋)不得终身不可进士出身),还是靠祖宗荫庇,李贺都无路可走,虽诗才早早即广为人知,在普遍意义的功名上,李贺却是没有任何的希望。
李贺现传世的诗歌中。作品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杜牧说:“梗莽邱陇,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序》),事实上李贺的多数诗歌中,都有一种阴郁的风格,即使是那些写神仙鬼怪的诗歌,仍然充满了无常与不安的感觉。
早早就对死亡极其敏感的人,首先承受不了,将是离别的悲伤,因为死亡意味永远的告别,一个对死亡有了深刻体悟的人,绝对承受不了离别的悲伤。上面李贺这首名诗,已经有太多的人分析,多数人认为,李贺借金铜仙人之泪,来表达盛唐一去不复返的痛悼和国之将倾的预感。亡国之叹,或许如此。
在我看来,这首诗似乎更多是对人生离别的隐喻,同样也是对死亡的一种解读。 汉武帝的永生梦想, 是可笑的,人总是要死的,这是李贺的很早的明悟,夜闻马嘶晓无迹,实在是一个妙句,来过又没有来过,每个人的人生不正如此吗?我们仿佛来过这个世间,却偏偏到晓却无迹。每个人都不过是秋风一客而已。
李贺的诗中,绝少有阳光出现。这首诗中的“月”的意象,表明了诗歌描绘的是月夜的场景。而望月之思,常常能引人千古忧恨,此诗也不例外。空将汉月出宫门,汉月和唐月,唐月和今日之月,是同一个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让我感叹的是,李贺把铜人离宫的场景安排在夜里发生,又是出于怎样的心情呢?月光和阳光,李贺只能生活在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