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是悲伤的,悲伤的李贺只活了27岁;李贺是悲伤的,悲伤的李贺刚找到生命的钥匙便打开了死亡的大门;李贺是悲伤的,悲伤的李贺让我们这些后辈们怀念了千年。
2006年的正月,几个朋友一时性起,驱车赶往河南的宜阳——李贺的家乡。我们是冲着李贺来的,冲着那个瘦弱的诗人来的。在宜阳我看到了千年的洛河,他的水面没有想象中的开阔,或许是冬天的缘故,水量不够充沛,河岸两边都是光秃秃的,大片的河床裸露着,水流平缓清冷,像李贺,瘦且冷。在宜阳县西柏坡小学校园内,李贺的雕像坐落在两棵大雪松之间仰面朝天,让人看不清眼睛,只看到他高傲地翘起的下巴。从宜阳县城出发,西行50多公里,就到了李贺的诞生地——昌谷,昌谷是由连昌河和洛河汇流形成的一个天然河谷。据现代的学者考证,唐代的昌谷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景区,连昌河和洛水如同两条玉带蜿蜒而来,女几山若隐若现,汉山上的光武庙巍然耸立,竹阁寺古柏苍然,南园的稻禾生机盎然,北园的竹林淡雅清幽,附近的三乡驿站 (现在是三乡乡)每天都是迎来送往,人声鼎沸,车马不断。
李贺的童年和少年基本上是在昌谷度过的,昌谷秀丽的山光水色,陶冶了他的性情,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李贺的母亲姓郑,她慈爱和善,共生有一女二子,李贺排行老二,他的姐姐嫁到王家,所以在家中与他常相厮守的只有一个弟弟,他在诗中多次提到与弟弟相聚时的欢乐和离别时的痛苦,他们兄弟二人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李贺自幼身体瘦弱,但聪明勤奋,他的母亲因此对他格外疼爱。在家庭环境每况愈下的条件下,他仍旧刻苦读书,如饥似渴地学习前辈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