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杨贵妃的情感纠纷(3)

时间:2021-08-31

  三、我辈岂是蓬蒿人,看破红尘不折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句诗很自负,热情洋溢,堪称经典,可见李白刚出道时的远大抱负。然而,当他历经情感的磨难之后,竟然都不在乎做招女婿,尤其是与杨贵妃离别之后,则更是显得放荡不拘了。再加上他在长安任供奉翰林期间,目睹了唐朝政治日趋腐败。统治者只顾追求享乐,奸臣当道,贤能受屈。李白极度悲愤和绝望,“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与刚出道时的“我辈岂是蓬蒿人!”完全是两个心态。但大诗人的内心是不屈服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诗跌宕多姿,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心里形象挥散的淋漓尽致。他的诗至今都无法超越,或许就是我们没有李白那么多的经历和感受吧,也不如李白表现得真挚而又鲜明。

  李白离开长安后,重新过起漂泊不定的生活,长期漫游在江淮一带。一首《长相思》道尽了内心的苦闷,“长相思,在长安。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摧心肝。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李白与杨贵妃的情感纠纷,恐怕只有他自己内心自知了,事过千年了,不是当事人,谁也无法尽释李白的情怀。但一想起长安,就是这般摧心肝的痛,可想而知,李白是经历了怎样的情感颠覆啊!但是他最终放弃了,为了红颜更幸福,为了大唐的江山更安定,他隐藏了自己的情感!在这里,也应该赞美一下李隆基,将三角关系处理的很是妥当,不但不伤李白性命,还间接地断了李白与杨贵妃的来往。李隆基确实是一位好皇帝,后来安史之乱的爆发,民众纷纷抗议叛军,这和李隆基深得民心有很大关系。

  李白的爱情是放下了,可是他的报国之志从来就没有放下。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死于非命,李隆基也被迫退位。此时的李白已经55岁了,他希望自己能为平叛建功立业,北上欲参军入伍,后因病半路折回,重新燃起的希望又破灭了,于762年忧郁中病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