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解析(5)

时间:2021-08-31

、李白山水诗画的意境

  李白山水诗的意境便是画境,即李白山水诗既能展现动态美,又能展现静态美,还善于描绘山水的朦胧美;既能从时空角度展示山水美,又能突破时空,使所展示的山水更加雄伟瑰丽。李白将山水的俊秀信手拈来,使人感觉他就是山水间的精灵。李白只有在山水中,在诗中才是自由的。李白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的表现手法,苍莽的群山,奔腾的江海,都成为他的知音,山水成为他的依靠,成为了他的力量和气势,他与山水相知。李白的神思飞越了山水,也生动了大唐的山水,李白以后再也无人成峰了。

  李白仿佛是神仙世界的神游大师,于名山大川之上醉卧以游之,他左手捧美酒,右手提笔,就着烈酒,一股脑地灌进了千古肝肠,秃笔成峰,他以诗文抚琴动操,令众山皆响;他疏狂一笑,令流水鸣琴;他绣口一吐,山山水水全在笔墨之间;他在山水中畅神,把大唐的山水和人文赋予了新的意境,即游侠和浪漫、癫狂和情痴、寂寞和孤独、漂泊和离散、荒凉和骠悍,豪放和粗旷,狂歌和呼号,刚烈和酣畅,还有人世间的一切醉和醒,梦与幻……

  让我也象李白那样在他的山水诗中作番神游。神游中,我有幸在历史的长河中碰到李白,那河水真是“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我问他的山水诗的特征和意境究竟是什么,他说:“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等我抱琴再来时,李白却“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他见了我,一句话也不说,提笔以天为纸,云为墨,画道:“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