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解析(2)

时间:2021-08-31

三、李白山水诗意境的解析

  李白山水诗的意境高远阔大,艺术表现由白描的形似趋向神似,如其说是对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绘,不如说是按诗人个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山水图景。李白的山水诗多从山水的整体的气势上来泼墨写意,而略去具体的细节,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而着意在一个大的时空背景上来张扬山水气势的变化以达到抒怀胸襟的效果。因此李白诗里的山水形象也从纤巧变为雄奇,从观赏山水形态变为表现诗人的心灵。李白善于把山水形态和自己的情绪互相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和“心”之间有着微妙的互动和呼应关系。

  本文想从诗画同源的角度来阐述李白山水诗的意境。李白的山水诗归纳起来用李白的诗境来形容,有以下三重意境: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意境:

  李白珍视语言的天然之美,反对过于雕饰的绮丽之风。他重视汉魏乐府的刚健古朴,也吸收六朝乐府的清新流丽,并融化到自己的天赋个性中去,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语言艺术。李白的山水诗用字之精辟正如李白自己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其中之“走”字和“写”字,“写”又作“泻”。仅此“走”字,把黄河从天而落,咆哮而下,流奔东海的图景一览无余。一个“写”字,把黄河万里倾泻,直入心怀的气势给张扬出来。言黄河之胸怀也是言作者自己的胸襟开阔,气概昂扬。写景寓情,蕴含深广。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其中之“辞”字、“下”字、“孤”字、“尽”字、“惟”字和“流”字,诗人举重若轻的几个字从不同的角度和时间顺序上把楚地吴天的阔大的空间尽收到一个长河画景里,其艺术形式犹如电影的长镜头,其神韵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其中之“挂”字、“飞”字和“疑”字。“挂”用的很妙,妙在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瀑布遥看的景色;而“飞”字又化静为动,把瀑布的喷涌描绘得十分生动。最值得品味的是“疑”字,诗人既不说是,也不说不是,而是让读者去体味到底是是还是不是。读者明明知道不是,却又觉得好像是。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

  其中之“决”字和“触”字,两字道出了黄河的湍悍水势,以“昆仑”和“龙门”来衬托黄河水气魂之壮的图景。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其中之“开”字、“回”字、“出”字和“来”字,这连续四个动词使得整个天门山的静态画面变得动感起来,画面镜头也由险峻神奇而变得远阔博大。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

  其中之“来”字和“还”字,两个字把整个阔大背景下的黄河山水写活,这两个动词的一来一还把人生短暂之寓意写透,给人以无限苍凉之感。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其中之“尽”字、“流”字、“飞”字、“结”字、“怜”字和“送”字,这一系列的动词把一个离开故乡初上征途的青年展望未来的情怀写得入境、入情又入神。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清溪行》)

  其中之“行”字、“度”字、“啼”和“空”字。前两句简直就是精美的山水律绝,看起来只是以镜比水,以屏比山的修辞精巧,而诗人的“行”字和“度”字的用意实为将水作明镜,山作屏风,以青山绿水为家。后两句说猿啼使游子伤感,实则言外之意展示诗人清心自在,怡然自得的心态,巧妙地告诉读者山水便是诗人的家,他是入山水之画的,与山水是同境的。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其中之“尽”、“闲”字、“厌”字和“唯”字,这几个字把鸟儿飞尽,白云悠然离去,以山拟人,人同山相伴的意境平淡而不雕琢地宣泄出来,显得既自然又含蓄,真实简炼而蕴含丰富,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其中之“辞”字、“还”字、“啼”字和“过”字,这几个字把整个出三峡的时空次序浓缩到一个短短时空动感画面,使读者仿佛站在群山之上俯瞰三峡画廊,一个“啼”字犹如三峡的空谷回音,使人产生空灵想象之意境。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

  其中之“回”字、“开”字和“喷”字,连续三个动词把天门的险要神奇呈现出来,尤其是“喷”字乃画龙点睛之字,把波涛的效果进行了艺术上的狂想。

  这些例子中可见李白山水诗用字之精辟老道非常人可及,简简单单几个字虽然看起来平淡无奇,却是天赋其才,兴到诗来,字到意来,自然而不加雕琢,这是李白山水诗的独到之处,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和气势却非精雕细凿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