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预言诗(2)

时间:2021-08-31

  作品注释

  ①乐哉句:谓自公元504年,宝志作此诗时起,至公元535年约三十年间将享太平。萧梁自公元502年立国至公元557年国灭,有国近五十五年。此处五十里举其整数。谓五十年里将有灾祸。

  ②八十三:预言公元547年(太清元年八月十三日)将有祸患。子地:江苏、浙江、安徽等古丹阳郡地,为商代分封宋国旧域。宋以子姓,故称子地。

  ③佞臣:奸臣。贼臣亦略同。

  ④龙时:犹言龙年,指公元548年,岁在戊辰。此年侯景作乱,破梁都建康。侯贼:指侯景(未知一552年),字万景,南朝梁怀朔镇(内蒙古固阳县西南)人。初为北朝尔朱荣将,后归高欢。高欢死,附梁封河南王。后举兵叛,破建康。梁武帝被困宫城饿死。景自立为汉帝,烧杀抢掠,大肆破坏。寻为梁将陈霸先等击败,逃亡时被部下所杀。

  ⑤且至句:谓有一段极为动乱的时期,兵荒马乱之意。衔悲:犹言含悲。街谐含音。衔本为马之衔口。

  504年作,547(548)年有灾祸至,很是准确。可见,预言诗应在写在事发之前,且准确预见后几日、几年、几十年之事的发生。

  李白真的预见了千年之后发生的事情吗?这些诗真是他写的吗?

  二、藏头诗及其特点

  藏头诗,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可以传达作者的某种特有的思想。

  如:《水浒传》中梁山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和宋江便生出一段“吴用智取玉麒麟”的故事来,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口占四句卦歌:

  芦花丛中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难逃可无忧。

  暗藏“卢俊义反”四字,广为传播。结果,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终于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

  在这首诗中二、四句押韵,且但诗歌的形式不能影响其表达的主要内容,也不能因单纯为把每句首字串联起来而影响整个诗意。

  而网上所流传的所谓李白所作的预言诗,很明显是“网络诗人”假托诗仙之名,作出一首首文不对题,不依格律,不讲平仄的,只注重藏头,而不注重诗意的“诗”来。  三、为何这样做呢?

  我认为在一定意义上,作者想借此来证明时下发生之事,仿若冥冥之中是有天意的,诗仙说的话难道不真吗?

  另外,也许诗歌创作者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形式,借此来消除胸中之块垒,也许是众多网友用以建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殊话语,也许还是是他们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

  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网络文化的兴起与衰落,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无章可循和超越常规逻辑的,即便是再普通的文化载体,也能突然之间成为某一时段的流行。

  我希望此风渐息,希望作者能够站出来,能将自己的名字属上,不要假托诗仙之名,也不要把李白幻化成能够预测,甚至准确预测未来的神人。

上一篇:秋浦歌 李白 下一篇:月下独酌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