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赠崔秋浦三首》全诗翻译赏析(2)

时间:2021-08-31

  译文:

  【其一】

  我爱秋浦崔县宰,宛然有陶渊明县令的风骨。

  门前栽着五棵杨柳树,天井上栽着二棵梧桐。

  县庭无讼事,山鸟下厅来,回家喜悠闲,檐花落在清酒中。

  怀君之德,不忍离去,临别惆怅,心意无穷。

  【其二】

  崔令就像陶令,常常在北窗下昼眠。

  夜晚抱琴弄月,心中有声,哪怕琴上无弦。

  见客人来忙着劝酒欢乐,为官清廉,不爱赃钱。

  田野春事开始了,早归田间种黍去。

  【其三】

  潘安在河阳县种花,你在秋浦县,冰清如玉。

  地方的人民沾名贤清官的益处,社会风俗随着惠化教育春色满县。

  春水从天河降落,青山比画屏的画还清新。

  要理解我这个曾经作客金门翰林人,为什么要吊念屈原?

  句解:

  山鸟下厅事,檐花落酒中。

  原诗是组五言律诗,约作于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李白游秋浦时。崔秋浦不知何许人,从诗意看,是学陶渊明辞官归隐之人。这两句诗写崔秋浦居室客厅的景象——山鸟(燕子之类的鸟)在厅内筑巢栖息,厅房花树环绕,落花纷纷,竟有落在酒杯之中者。一派优雅、闲适、春意颇浓的景象,清新自然,生活情趣很浓。

  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

  ①天汉落:天汉,银河。天汉落,指九华山之瀑布如从银河落下。 ②逼:逼真。

  这两句是说,九华山上的瀑布如从天上的银河落下来;山色青翠,如画屏那样逼真、新奇。景色如画,见诸笔端,诚如图画。

  创作背景: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李白居住在宣城郡(治今安徽省宣城市),曾拜访当时的秋浦(在今安徽省池州市)县令崔钦,此诗即作于此时。  鉴赏:

  秋浦,唐代县名,其行政区域大致位于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据考证,李白从公元749年(唐玄宗天宝八年)至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前后12年中,也就是李白49岁至61岁晚年时期,有五次到过秋浦。清代《贵池县志》卷四有“唐李白爱其胜,欲家焉,滞留于此三年,歌咏甚多”的记载。崔秋浦,即当时秋浦县令崔钦。这组诗描绘当年秋浦城的风貌,赞美崔县令为人脱俗,胸无俗虑,富于闲情逸致,为官清廉,教化清明,政绩突出。同时李白在诗中以贾谊自比,希望能得到崔县令的同情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