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郢门秋怀》全诗翻译赏析(2)

时间:2021-08-31

 译文:

  来到荆州客旅,到今天已经一个多月了,月亮也变换三次姿势——上弦下弦,如同小船来回荡。

  现在北风正紧,树木落叶萧萧,出门在外不容易,想回家了。

  山外的太阳是那么遥远,江上的天空是如此空旷,没有依靠的感觉真不是好滋味。

  洞庭湖水使人着迷,秋归的大雁也乘着云雾来到潇湘洞庭。

  这里幽静清旷,是个修真养性的好地方,我的爱好经历多年也没有改变。

  人生百年,变化万千,绵绵不断。

  此行既没有寻找到仙人,也没有感受到舜帝灵魂的昭示。

  沧海桑田,你可见到海水变浅?你可见到王母的仙桃已经成熟了三回?一回就需要经历三千年!

  仙人在那里?找你找得太辛苦,扪胸倚剑,仰天长叹,顾影自怜。

  我仍然要游走遍大地,游遍江河湖海,做个自由的隐士,濯足沧浪。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①洞庭:指洞庭湖。 ②潇湘:泛指湖南一带。 ③郢门:即荆门。唐时为峡州夷陵郡,其地临江,有山曰荆门,上合下开,其形如门,为历代重镇。

  五言古诗《郢门秋怀》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遇赦还至荆门后。这两句是说,洞庭湖上,景色绝佳,使人迷恋忘返;时值秋日,鸿雁越过潇湘烟雾,结队翩翩南飞。诗句写景如画,景寓情怀,蕴含深沉。

评析:

  这首诗可能是李白流放夜郎时所作。诗题的意思是在郢门这个地方遇上了秋天而抒发胸中感想。此诗共二十句,除了尾联两句,其余都是对仗,所以这是一首入律的诗歌。诗中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对隐居的向往之情,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慨叹,情感基调比较悲凉。

  有人认为,也许是在李白年轻时候,拜见荆州刺史韩朝宗以后,因为不得举荐而灰心,而产生出归隐的思想,从而挥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也有可能是李白刚刚出川到达荆州时候就产生了思乡的情绪,“巴月三成弦”,总之,长期在外干揭游说的生活是很辛苦的,没有坚强的意志与雄厚的财力是难以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