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李白托月寄情(2)

时间:2021-08-31

  寄托苦闷。李白曾两次入长安,都遭到奸佞小人的嫉妒中伤,使他深刻体会到仕途的艰难,从而对社会感到失望,而这又与他建功立业的心切形成了极大的矛盾,因此,使他极度苦闷,表现出隐逸遁世,纵饮沉醉,慨叹人生无常,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一出场,就是一个极度孤独寂寞的形象。他没有伴侣,没有知己,没有人听他倾诉内心的悲欢,只能独自在花间自斟自饮,借酒浇愁。作者忽发奇想,把天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邀来共饮,而这种虚幻的热闹场面更深刻的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乃春。”诗人请月亮和自己的影子一起入席,但月亮和影子既不会饮酒,更不会倾听诗人诉说的心曲,让他如何排忧解闷?于是只好让明月和影子陪着自己趁着春暖花开时节及时行乐。诗人紧扣“独”反复表现出了世无知音的孤独寂寞之感,并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无情无生命的明月和身影写得有情有义。表面上自得其乐的热闹场面,实际上凄凉孤单,悲切苦闷。在《把酒问月》中,从“人攀明月不可得”到“嫦娥孤栖与谁邻”,诗人描写了白兔与嫦娥的辛勤,孤独。其实流露了他自身的孤苦情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苦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人从明月联想到了历史和人生发出了深沉的感慨,明月是永恒的人生,是短暂的,何不抓紧时间及时行乐呢?作者塑造得明月形象,既高洁又孤独,恰如才华出众而遭遇坎坷的诗人自身。在《长门怨二首》“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诗人巧妙的通过月光表达愁思,以宫人的幽囚生活来“自况”身在狱中的遭遇。从而表达内心无穷无尽的愁苦。《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只要得意便应当纵情欢乐,千万不要让金樽空对明月。诗人没有得意,因此尽欢中充满了苦涩。从而表现出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满腔悲愤之情,只能对“月”宣泄,也表现了蔑视那些一味追求利禄的世俗之徒,渴望着实现匡时济世的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