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对李白个性发展的影响(2)

时间:2021-08-31

  2.商人加移民的家庭环境, 迫使他不得不采取特殊的求仕方式。这本身就体现了唐代文化开放性,与包容性。

  李白家世与陈子昂接近。其家世不甚明朗,或因李白自己即不太清楚,或是因有苦衷不便明说。其家庭材料不多,且有矛盾。其家于隋末因罪被谪边地,神龙年才逃归潜还。可能不是政治原因,如果是因遭遇隋炀帝之害,唐时一定会被平反,不得称为逃回。至所以潜还,只能是犯了其他刑事罪。但其身份与社会地位一定较低;其家是外地移民,属客居者,是没有本籍流民,且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李客“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為名,髙卧雲林,不求禄仕。”似一商人性的庄园主,同时,其父应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李白言:“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这种家庭决定了李白的成长与士族子弟有所不同。仅从文化学术背景看,其家庭地位决定了他既不能入州县之学学习,也得不到“郡举”机会。唯求得特殊成名的机会。李白早年苦读,既是受到了时代文化的感召,同时,自身家庭地位也刺激他的强烈求取之心。

 3、特殊的家庭决定了早年的李白成长方式与一般人不同,并很早就形成了特殊的个性:。这一家庭背景对李白成长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为他发扬个性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使从小就接受了非传统的教育,并具有一个相对开放而自由的成长环境,形成了他与传统的中原士族不同的文化性格。李白于儒家经学较少有深究。而倾心于道家与杂家也是这一原因所致。这形成了他以辞赋为主体以道家思想为内核兼取百家的知识结构,以及丰富而复杂的思想。

  其早年生活由三方面构成苦读——学道——游侠

  (1)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上安州裴长史书》)

  (2)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之二)

  (3) 十五好剣术,遍干诸侯。(《与韩州书》)

  (4) 十五游神仙,游仙未曾歇。(《感兴》八首其五)

  (5)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

  (6) 《酉陽雜俎》:“李白前後三擬《文選》,不如意輒焚之。惟留《恨别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