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李白的两种人文精神:儒、道。儒家的进取精神、道家的超然情怀,构建了他的生命诗学,从人文内涵角度切入李白的诗歌,体会丰富的审美意蕴。
余光中说:“我想起中外的无尽天才,最高的星星莫非是李白?最亮的星星一定是雪莱。”悠悠岁月飞转千年,李白的诗篇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正应了韩愈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作为中国人,不了解李白是一种耻辱。
读古诗的最高境界是读出人文内涵。李白塑造自我形象时爱用“笑”字,他诗篇中出现“笑”意象者达225篇。⑴如“帝傍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 “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酣来上马去,却笑高阳池”、“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我挥一杯水,自笑何区区”……
李白的笑耐人寻味,这体现了李白的两种人文精神――儒、道。豪迈和高远点缀着李白的传说,“倚天仗剑,挂弓扶桑”的自我刻画,烘托出一个庄子的超逸和孟子的英气交相辉映的神仙般的诗人。
李白的诗情发于外物,却不止于内心世界的感慨,他将一个诗人对人生万物的遐思寄于诗情,洋洒于天地间,流传古今。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年青时,他游历天下,在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中一路吟诗作乐,“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博大的胸襟溶于涛水,延绵不息。他曾经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他以为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得意扬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