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山水诗的意象

时间:2021-08-31

  导语:李白豪放不羁,豁达乐观,他的山水诗意象纷呈,多姿多彩,或雄奇豪放,或清形秀丽,而以雄浑壮阔,奔腾激越为其主要特色,在古代山水诗中独树一帜,放射着魅力四射的光芒。

李白山水诗的意象

  我国古代山水诗自南朝谢灵运开创以后,经谢眺、何逊等诗人的不断创新发展,到了唐代己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使山水诗成为诗歌艺术领域最肥沃的耕耘地之一,特别是经过王维孟浩然等诗人的大量创作,将山水诗的艺术美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李白作为盛唐诗坛的一面旗帜,他创作了大量摹山范水的诗作,在我国古代山水诗中更是卓然超群、雄姿独秀,放射着永不衰竭的艺术光芒。

  李白自二十五岁出蜀至六十二岁病逝当涂,其间除两度短暂而失败的政治生活外,几乎全在游历中度过。他的游踪遍及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凡江、汉、荆、襄、吴、楚、巴、蜀与夫秦、晋、齐、梁山水名胜之区,亦何所不登眺”(刘楚登《太白酒楼记》)。这使他得以饱览祖国广阔山河的无限风姿,并写下了大量歌咏自然、描摹山水的优秀诗篇。李白的山水诗题材相当广泛,形象各具特色,风格也变化多样。这些多姿多彩的诗篇既能使我们从中领略到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神韵和风采,也显示了李白对自然山水多样化的审美情趣。

  李白在游览名山大川时曾对充盈着勃勃生机和无穷伟力的高山大河,这类雄奇壮观的景象更是情有独钟,因而这类意象在他的诗中得到了最为传神的再现和多角度的描绘。如奔腾咆哮的黄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巨浪滔天的长江:“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其四)、“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待御虚舟》);垂空飞泻的瀑布:“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忽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望庐山瀑布》其一);摩天高耸的山岳:“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古风》其五);崎岖陡峭的蜀道:“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送友人入蜀》)。从对这些高山巨浪,飞瀑险径的描摹中,我们不仅会真切地感受到祖国河山的惊险奇绝、雄伟壮观、气势飞动,充满活力,更会强烈的感受到诗人宽阔坦荡的胸怀,傲岸不羁的性格, 渴望创建,造就非凡业绩的人生理想及对雄壮美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