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馋》(2)

时间:2021-08-31

  梁实秋先生记忆中的三道菜

  梁实秋是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又因爱吃而写下不少食之味。他自小在北平长大,走遍了大小胡同,也尝遍了各处美食。而谈到口腹之欲,他最馋的还是从前在北平吃到的食物。

  梁实秋写的不仅是吃,更似漫谈,“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是从吃食里衍生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怀想。有人问他为什么对饮食独有研究?他答,“只因我连续吃了八十多年,没间断”。

  而梁实秋最馋的味道,还是记忆中的那几道。

  ︱梁 实 秋 馋 嘴 菜︱

  ①酸甜解腻的榅桲拌梨丝

  榅(wēn)桲(po)拌梨丝是一道传统的京菜,北京老饕们爱极,如今却鲜少有人记得了。梁实秋谈到一位亲戚,得了半只梨后想吃此菜,便半夜冒雪出门也要一尝。将鸭梨或黄芽白切丝,浇些切碎的榅桲,一拌即可。因其酸甜可口,常常是餐桌里的最后一道解腻小菜。

  不过,此菜所用“榅桲”并非植物学上的榅桲,而是山楂的一种,只误称为榅桲罢了。关于榅桲这个名字,一则说是满语里umpu的音译,山楂的意思,或表示酸甜;二则是自古以来便有此名。无论由何而来,总之,是人们将榅桲误以为是山楂而称。而其果黄状似梨,山楂果红形小,实在不是同一种果子。

  ②钻进被窝解馋的羊头肉

  羊头肉是北京名小吃,让身在他方的梁实秋挂念了七八年。幸而在返乡后的一个寒夜买到了羊头肉片,他钻进被窝里大快朵颐,终于解了好几年的馋瘾。

  《随园食单》中关于羊头有如下记载:“羊头毛要去净;如去不净,用火烧之。洗净切开,煮烂去骨。”据说北京的羊肉小贩常在冬夜的巷道里叫卖,腰悬木盆,上覆纱布;有人买了则就地切片,肉片大又薄,蘸椒盐吃,醇香不腻。

  ③学堂门口的糯米藕

  北京王府井旁有一条胡同,因其贩鸽子而称为大鹁鸽市。梁实秋小时候在附近上学,学堂门口常有一小摊卖糯米藕,“洒上红糖汁、玫瑰木樨,淡紫色,样子实在令人馋涎欲滴”。然而糯米藕在当时并非平常,只能省下两天的早饭钱才能吃上一次。

  过去种种想吃而不得的馋味,从此深刻的留在了记忆里,即便那滋味未及平常之物。“后来成家立业,想吃糯米藕不费吹灰之力,餐馆里有时也有供应,不过浅尝辄止,不复有当年之馋。 ”

  这些馋味亦是梁实秋的回忆之味。思念故乡之味时,不妨读读《馋》以解馋。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翻译家。原名治华,笔名秋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后与闻一多等成立清华文学社,开始写批评文章和新诗。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先后在东南大学、暨南大学任教。1928年与叶公超、徐志摩等人成立新月社。先后与鲁迅等就人性描写诸问题展开论战。他反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学没有阶级性,宣传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后到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只身南下到四川,在重庆《中央日报》编辑副刊。1949年到台湾,曾在编译馆、台湾大学 、师范大学任职 。论著有《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文艺批评论》、《偏见集》、《文学因缘》,散文《雅舍小品》、《槐园梦忆》,编著有《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译有莎士比亚剧本20种、詹姆斯·巴利的《彼得·潘》、E.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还曾主编《远东英汉大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