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 梁实秋 读后感(3)

时间:2021-08-31

  雅舍 梁实秋 读后感3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秋实随国民政府前往重庆,被聘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雅舍”是梁秋实在重庆北碚时的寓所,是取用友人吴业雅女士名字中的“雅”字命名的。名为“雅舍”,其实是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刷灰,地板颤悠悠的吱吱作响,极为简陋。

  本文是梁秋实先生的一篇行文雅洁、潇洒幽默的小品文。文章描写了作者所居住的“雅舍”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以及作者对其陈设的看法,体现了作者豁然超脱的心境。统观全文,首先感到的是该文的这样的一个特点,即作者写“舍”之 “雅”、之“美”、之“惬意”者实未着几句,通篇写的几乎尽是它的“蔽”、它的“陋”和它的不适于居住的特点。例如,本文第三自然段写雅舍“篾墙不固,门窗不严”,“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原本是一件极不便当的事情,但他却说“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将缺点说为优点,在淡然一笑中拂去了它在人们心中可能留下的阴影,原本扰人清听,惹人烦厌,但他却说“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将噪音叙为乐音,将干扰视为慰藉,用自我心理的调整将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淡化之,消解之,从而使自己保持着心灵的安宁,抵御着愁苦情绪的来袭。老鼠的来袭,蚊子的猖獗,也用诙谐的语言出之,虽然无可奈何,但也不叫苦连天。总之,雅舍的这诸种不便,在作者看来情趣盎然,全然不见愁苦的面容和悲哀的情绪,使我们感到的却是雅舍的可爱、可亲,并绝不生一丝憎恶它、厌烦它、疏远它的感觉。在这里,包含的是艺术的辩证法。雅舍之雅,与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心境是分不开的。作者对所居住的雅舍并没有过高的要求,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由洒脱的人生襟怀、恬然自然的心境和随遇而安的生命意识。

  这篇文章语言骈散相间,巧妙的运用排比,对偶句式,文白相济,行文活泼,描写生动,优雅清丽,引典如信手捏来,幽默风趣,富于情韵,是雅舍之雅得以体现的重要原因。例如,文章对各种声音的描述,鼠子的各种动作的描述,运用了排比手法,显得姿态横生。作者的诙谐风趣也可在字里行间得到体现:“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对雅舍赏月的描写更是情韵悠长:“清光从树间筛洒下来,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文章用典较多,如“聚雷成蚊”,“客里似家家似寄”等,体现了作者熔性情、学识、修养于一炉的创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