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分析(6)

时间:2021-08-31

  《四世同堂》里的祁瑞丰也是这一类被嘲讽的“洋派青年”,是一个一心要当汉奸、而又一直得不到汉奸的赏识。是一个老婆被汉奸抢去他都感到无所谓的卑污小人。祁瑞丰原本其实不过是一个贪图享受的无聊小人,北平沦陷之后,他便受不了困苦生活的煎熬,甘心充当一个连敌人看都不看的小小帮凶。这些人物一味逐“新”,一味追求“洋式”的生活而丧失了人格。老舍在对他们无情的嘲讽中昭示着世人,这些“假洋鬼子”就是我们改革中最危险的敌人。

  除了《离婚》里的小赵、张秀真《四世同堂》里的祁瑞丰,还有兰小山、丁约翰、冠招娣等等。在刻画这类新派市民的时候,老舍的鄙夷不屑之情便溢于言表。就所描写的道德失范、价值混乱而言,老舍的批判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然而这种比较浮浅的嘲讽或批评里头,又包含着对西方文明的反思。老舍作品的思想内涵是比较复杂的,批判传统文明时的失落感和对“新潮”的激愤之情常常交织在一起, 并贯穿在他的多数小说中。

  在一些表现底层市民命运的作品里,也贯穿着批判排拒资本主义文明的主题。中篇小说《月牙儿》便表现了这类主题的特色。作品主要描写了城市贫民中一对母女相继沦为暗娼的悲苦情形。小说主人公父亲死后,母亲改了两次嫁,两个继父一个病死,一个不知去向。母亲为了养家糊口被逼走上了暗娼的路,女儿憎恨母亲的所作所为,离开了母亲,在饱尝世态的炎凉后不得不向命运低头,小说展示了母亲从生活中得来的“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这一带有原始残酷性的生活经验,与女儿从“新潮”中接受的“恋爱神圣”、“婚姻自由”等新观念之间的矛盾。

  耐人寻味的是,在老舍的笔下,矛盾的解决方式,不是母亲的生活真理向女儿的新思潮靠拢,而是相反。老舍力图向读者指明:正是母亲的生活真理能够通向真正的觉醒。这样,老舍就对“五四”以来时兴的西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潮做出了自己的独特的判断。他站在下层城市贫民的立场上,尖锐地指出:在大多数穷人连基本的生存权都没有、处于饥饿状态的时候,爱情就只能是买卖“自由婚姻”、“爱情神圣”等等,不过是骗人的“空梦”。说到这里,我们会联想到老舍的《骆驼祥子》里也有过类似的话:“爱与不爱, 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精神’只生在大富人家。《月牙儿》是老舍最动情的一部作品,包含了老舍对穷人最刻骨铭心的同情。从这部作品里这个母女沦为暗娼的世袭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了当时社会暗娼的普遍性,从纵向上说,就表现了一种延续性,悲剧对穷人来说是世代相传的。”  值得注意的是,老舍对于西方个性解放思潮的质疑与批判,在作者所设定的像《月牙儿》所描写的范围内,无疑是深刻的;然而,在老舍全部作品的描写中,这种批判或多或少地表现为避免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病,而带有封建宗法社会的民粹主义倾向。这种民粹主义思潮,在中国这样的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小生产方式与闭锁的生活方式占优势的文明古国,是特别有其土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