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老舍给后人留下什么(2)

时间:2021-08-31

  回国初期,工作待定。老舍说:“我先得做点事。”他自觉走出书斋,同理发、修鞋、磨刀、跑堂的普通老百姓交友,并为民间艺人写大鼓词、太平调。这又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说老舍可能才华已尽。对此,他不以为然,说:“我这样做是因为中国目前尚有数以万计的文盲,他们不能看书读报,却听得懂曲艺段子。旧段子宣扬封建迷信不能演,新段子反映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老百姓明白自己的国家,万众一心才能建设好新中国。”有人说,这是宣传品。他反驳说:“宣传品有什么可指责的呢?抗战时宣传抗日,建设新中国宣传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很正常的事。”

  担任北京市文联主席以后,老舍的社会地位变了,同普通群众建立的鱼水关系丝毫未变。他的腿怕受凉,每天离不开热茶,而且是一杯接一杯。出访苏联时只有冷饮,他回国后叫苦不迭。而到朝鲜慰问志愿军,同战士一起住在阴冷潮湿的坑道里,他却说他的寒腿“能适应”,并在写给文联的信中说:“战士们吃的是一口炒面一把雪。我那喝热茶的习惯自然要改掉。”回国后,一名志愿军战士到文联拜访他,葛翠琳未及时向正在主持会议的他报告。尽管他与这名战士素不相识,但当他得知战士失望而去时,十分生气,阴沉着脸对小葛大声说:“老舍是什么人?志愿军出生入死,以鲜血和生命跟敌人拼搏,他想见老舍一面,竟然没办到!”遂取出信笺,伏案写了满满3页,向这名战士赔礼道歉,并不断喃喃自语:“成了名人,那名字就不只属于自己。名人的社会责任更重,应受到的社会监督更多,而不是比普通人高一等。”尔后,靠在椅背上长叹:“我欠了一笔永远无法偿还的债!”  当时,葛翠琳并不完全理解老舍这番话的意思。以后,她从他写给友人的另一封信里才搞清楚,一向对下级和蔼可亲的老舍,为什么要为这件小事大发脾气。

  “我的名字就是我的姓。舒字拆开是舍予,意是‘无我’。我很为自己的姓名骄傲。从姓到名,从头到脚,我把自个儿全贡献出去。关键是一个舍字,舍什么?舍的是‘予’。我写书用的笔名老舍,也保留一个‘舍’字。这是我一辈子的信念……”

上一篇:老舍养花读后感 下一篇:老舍的幽默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