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之死:太平湖之谜

时间:2021-08-31

  导语:人们说起太平湖的时候,都不由的想起作家老舍的离去。人们也非常好奇为什么老舍先生会选择太平湖结束生命呢?

老舍之死:太平湖之谜

  舒乙提供的老舍去世前病历资料,老舍支气管扩张大量咯血,1966年7月31日住进北京医院,8月16日出院。

  50年代末的北京,城墙还在,但已经被扒开了许多豁口。城墙根基连同墙外的护城河也还在,内城北城墙一带墙高水绿,野趣横生,是孩子们郊游、探险的乐园。就在新街口外豁口,人们经过那座护城河上的木桥,就能看见路西一眼望不到头的芦苇荡,这片水域源自元朝,当时被称为“泓亭”,是什刹海在城墙外的一部分。附近的居民抱怨这里夏天蚊蝇肆虐,暴雨来临又会变成孤岛,他们一直盼望政府能像改造“龙须沟”一样将这一片苇坑进行改造。

  从臭苇坑到人工园林

  满恒先在新街口豁口住了整整53年,1958年春天,他是南太平庄小学三年级学生,和附近驻军及机关单位的人们一起扛着锹镐,开始了对苇坑的改造。工地长三里,南北宽一里,热火朝天的改造很快完成了。

  “大约在夏初,芦苇和杂草被彻底清除了,方圆千亩、两米多深的湖底袒露出来,紧挨湖边的护城河水被引进来,岸边栽了柳、松和各种灌木,修了环湖的路。昔日的臭苇坑变成了公园,它才被正式命名为‘太平湖’。”

  满恒先说,当时整治改造的有几条河流,人定湖、青年湖都是被改造后命名的,“人定”,取人定胜天之意。青年湖是因为参加义务劳动的大多是青年学生。只有“太平湖”区域处于北太平庄往南,当年是南太平庄所在地,因此取名“太平”。

  改造好的太平湖成了人工园林,呈∞字形,东西湖区间是一座30米长的木拱桥。湖东建有苗圃、花坛、游人长椅和码头。湖西侧有荷塘、稻田和灌木林,特别是湖心保留了一座孤岛,种着柳树。满恒先记得,当年附近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常来此选外景,《水上春秋》华教练带队回家乡,《柳堡的故事》的二妹在这里上船,《无名岛》海战,螺旋桨在湖面上空演示出海浪翻滚的场景。电影学院的学生也会来这里练声。当时太平湖属于附近的东升公社,他们夏天来挖藕,八月十五左右公社还来捕鱼,冬天太平湖可以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