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全文及理解(2)

时间:2021-08-31

  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年-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83米),原籍琅琊临沂 (今属山东 临沂),后迁居山阴 (今浙江绍兴),官至右 将军,世称“王右军”。会(kuài)稽(jì)内史,是东晋 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他所写的字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他的儿子王献之 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俩为"二王 ",另一个儿子王凝之 官至左将军。因王羲之曾任右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 《十七帖》、行书 《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 《兰亭集序》 等。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 ,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 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铁书银钩,冠绝古今”、“龙跳天门,虎卧凰阁”,王羲之对真书 、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 ,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格清新,不尚辞藻而多情致。与王羲之有关的成语有“白鹅换书”,“东床快婿”等。《兰亭集序》写成后两年,因不受朝廷重用,即”称病去郡”。

  晋代王羲之 有“书圣”之称,其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俱入神妙之境,成为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的楷模。

  创作背景

  会稽 山水清幽、风景秀丽。东晋时期,不少名士住在这里,谈玄论道,放浪形骸。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风雅集会,这些名流高士 ,有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 、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儿子献之、凝之、涣之、玄之、徽之等四十二人。

  江南三月,通常是细雨绵绵的雨季,而这一天却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惠风 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恬静宜人。兰亭雅集的主要内容是“修禊”,这是中国古老 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 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

  兰亭雅集的另一个项目是流觞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 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王羲之 的小儿子王献之 也被罚了酒。清代诗人曾作打油诗取笑王献之 。“却笑乌衣 王大令,兰亭会上竟无诗。”

  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 ,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作品原文

  人教版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shào)长(zhǎng)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 和畅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shèng),所?a href='/wenxue/zawen/' target='_blank'>杂文砍?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f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zàn)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