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获奖教案(2)

时间:2021-08-31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预习了此文,谁能告诉我作者想讲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死生亦大矣)既然“死生”是一件大事这是众所周知的,作者为何还大费周章的讨论一番呢?(学生讨论)(板书文题)

  (说明:导入看似笨拙,实是针对本文思想性深的特点设计的。是为了先让学生又快又准的把握主体,让学生带着兴趣疑问走进文本的欣赏。此外还可指点学生知人论世,从而自然转入对作者背景的介绍和“借题发挥”行文技巧的把握上)。

  二、背景介绍,以读入文,整体感知

  1. 背景介绍

  (说明:教师提供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土壤,为诵读创造氛围,但不宜过多展开)

  2.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多媒体显示生字词。

  (说明:用声音把学生带入文本情境,引导学生在倾听中初步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

  3. 学生自由朗读、齐读,以读入文

  4. 整体感知

  感知一:本文既谈“生死”,作者是不是一上来就大谈“生死”呢?作者这样安排行文是一种什么技巧?(学生讨论)

  明确:借题发挥,这也是本文作为一篇诗序的独特性所在。

  感知二:本文既是一诗序,请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作诗缘由 作诗情形 成书经过 成书意义(略)

  (说明:此环节在学生自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归纳,培养学生速读检索的能力)

  感知三:概括各段的要点,并从每段中找出一个字表现作者的感情变化(学生发言)

  板书:记会—修禊之乐 慨叹—死生之痛 明意—今昔之悲

  (说明:此环节主要是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理清行文思路,进一步了解“借题发挥”的特点,并逐步认识作者的感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