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鉴赏(5)

时间:2021-08-31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曾

  曾,作时间副词用,读céng,当“曾经”讲,与现代汉语相同。如自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曾,作语气副词用,也读céng,当“竟然、简直”讲,现代汉语没有这种用法,如《苟子·荣辱:“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曾,前加否定副词“不、未”时,表示事情从未发生,可译为“从来没有"。如《史记·循吏传》: “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曾,后带否定副词“不、未"时,则是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竟然不、简直不"。如本文:“陕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曾,读zēng,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曾祖是祖父的父亲,曾孙是孙子的子女。

  畅

  畅,本义是“畅通、没有阻障”,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引申为“通晓”,如诸葛亮《出师表》:“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再引申为“舒畅”,如本文:“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再引申为“尽情、充分”,如本文:“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畅,还有“旺盛”的意思,如《论衡·效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

  次

  次,是“次一等”的意思,如《谋攻》:“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引申为“次序”,如《赤壁之战》:“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为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以次,就是按次序。再引申为“接连,靠近”,如杜甫《宿江边阁》:“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次,还有“停留”的意思,如《楚辞·九歌·湘君》:“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引申为,“途中临时留宿的地方”。如《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次所,就是途中临时住所。再引申为“旁边”,如本文:“列坐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