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行书作品兰亭序(2)

时间:2021-08-31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会稽内史王羲之邀约谢安、孙绰、孙统等41文人雅士和家族子弟相聚在绍兴山阴的兰亭,行祓禊之礼,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得诗37首,结集由王羲之作序。面对良辰美景,高朋挚友,王羲之酒酣兴浓用蚕茧纸、鼠须笔,趁兴疾书,一气呵成。据说,王羲之回家之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更书数十百本,终不及之”,原作的精妙再也不能求得。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极尽“天人合一”之道,是自己一生中的佳作了。“羲之一序,文帖千古。”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由此诞生,王羲之被尊为“书圣”,绍兴兰亭也成为书法圣地。

  《兰亭序》代表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其传奇故事也让后人津津乐道。据说王羲之书写完《兰亭序》后,也觉得这是一幅绝世佳作,对其珍爱备至,王家世代相传,传到七世孙智勇和尚手里。智勇和尚圆寂前,将《兰亭序》交弟子辩才妥善保管,他在房梁上凿洞收藏。

  唐太宗欲取《兰亭序》,辩才一口咬定兰亭真迹在战乱中散失。太宗不甘心,召群臣商议对策,房玄龄认为御史萧翼绝顶聪明,能书善画,一定能获取真迹。萧翼扮落魄书生前往永欣寺,墙壁题诗展露才华,辩才相见恨晚,很快成为朋友。一天,萧翼取出随身携带的王羲之书法作品,辩才看了后说:“这不是王右军最得意的作品,”并亲自从屋梁上取下《兰亭序》,显摆给对方欣赏,萧翼故意将自己带来的真迹,放在辩才处供比对参照,这让辩才彻底没有了戒心。不日,辩才外出,萧翼借机把《兰亭序》连同自己带来的真迹作品,从容拿走,交给了唐太宗。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极其钟爱,临终前对太子李治说,《兰亭序》真本随葬昭陵,如陆游的诗中所说:“蚕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