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谦虚与虚伪》阅读练习及答案(2)

时间:2021-08-31

  ⑥可是怎样掌握这个分寸呢?我认为,在这里,真诚是第一标准。虚怀若谷,如果是真诚的话,它会促你永远学习,永远进步。有的人永远“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人往往不能进步。康有为是一个著名的例子。他自称,年届而立,天下学问无不掌握。结果说康有为是一个革新家则可,说他是一个学问家则不可。较之乾嘉诸大师,甚至清末民初诸大师,包括他的弟子梁启超在内,他在学术上是没有建树的。

  ⑦总之,谦虚是美德,但必须掌握分寸,注意东西。在东方谦虚涵盖的范围广,不能施之于西方,此不可不注意者。然而,不管东方或西方,必须出之以真诚。有意的过分的谦虚就等于虚伪。 (选自《半月选读》)

  21.“我认为,我们应当提倡真诚的谦虚,而避免虚伪的谦虚,后者与虚伪间不容发矣。”这是从文中抽取出的一句话。将其还原,正确的位置是( )(2分)

  A.①②段之间 B.②③段之间 C.③④段之间 D.⑥⑦段之间

  22.对第⑤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掌握谦虚的分寸很难。

  B.东方人出于礼貌的自谦不能为西方人所理解。

  C.在西方没有中国所谓“拙作”或“拙文”的概念。

  D.西方人强调必须说真话,而东方人却不是这样。

  23.第⑥段论证的是什么内容?举康有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4.请你从身边的生活中举一个具体的实例解释“谦让”这个词。  参考答案:

  21.C(2分)

  22.D(2分)

  23.真诚是谦虚的第一标准。(1分)

  举康有为的例子论证“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往往不能进步,这从反面证明了真诚是谦虚的标准,真诚谦虚使人进步。(2分)  24.要点: 谦虚地推让或退让。(3分)

  示例:放学了,初三的我和高三的他相挤在校门口,他礼貌地避止,请我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