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糖史》介绍(5)

时间:2021-08-31

  这就是为什么,印度叫白砂糖叫cini,而欧洲叫做,比如说英文叫做sugar,就是来自梵文。这么串起来看,你就看到季先生用这么大的力气,花那么多的工夫罗列那么多的材料,就是要让我们看到一点。

  哪一点呢?就是原来,光是我们天天吃的糖,这么简单的东西,就是无数的文化交流相互影响的结果。我们最早的甘蔗可能不是中国原产,但是中国有了之后,我们自己会做糖,我们做的不够好。所以我们就从印度学到了做糖的方法,那么印度不只输出了做糖的方法到中国,还输出到欧洲。后来埃及也搞的不错了,埃及都能够影响到我们中国怎么做糖。后来变成我们自己做糖做的非常好,做出了白色的砂糖的历史上第一次。

  这白色的砂糖又回去传回给印度,这就是我们,包括我们昨天讲弥勒信仰,怎么样从中东传到中国来,在这种状况下,我们看出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呢。所以你千万不要小看,季先生做的那么烦琐的考证,研究一两个字的变化。从这些字的翻译、留变、传播,我们看到的是个文化的流动史,文化的交流史。

  而这种文化的交流,构成什么呢,就能够让我们认识到原来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跟其他人的关系里面。我们今天随随便便吃一个什么东西,我们拜一个什么神,我们有一个什么生活习惯,都不可能只是我们自己的,而是跟一些远方的,我们不认识的国家,不同的文化的人有关的。季先生就说他在这里面有一个很单纯,或许有一个很天真的愿望,就是希望大家了解到这一点之后,能够带来一种世界和平的盼望,希望大家了解到我们全球,果然是一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