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日记》有感(2)

时间:2021-08-31

  当然,如果从《清华园日记》中只能看到大师年轻时除了刻苦学习还是刻苦学习就太没意思了。从这本日记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青年,与现在的年轻人有许许多多的共同之处。比如,酷爱看体育比赛,有球必看,并多次写到“看女子篮球就是看大腿”,还嫌“附中女同学腿倍儿黑”,大师那时也不时“刷课”,讨厌考试,对经常考试的老师深恶痛绝,大师写道:“一些放屁胡诌的讲义硬要我们记”。 也写下过“多日几个女人”这样不太“崇高”的理想,这无疑给我们这些普通人以很大的心理安慰,证明这是正常人不可避免会有的思想,并不是靠“道德楷模”可以“净化”的了的。

  其实,《清华园日记》中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七十年的变迁,中国的面貌已经彻底改变了,但许多东西又似乎永在流传。比如,大师当年的感慨: “终日在考里过生活,为考而念书呢?为念书而考呢?我自己也解答不了。”似乎现在也没人真正解答得了这个问题吧!

  从季大师的日记中我们知道,七十年前,北京就是一个多风的城市,春天极为短暂,大师对大风的记载非常多,用过诸如“飞沙走石”之类的词,从这一点看,北京近几年的变化是可喜的。

  季大师的《清华园日记》中还有很多传神的描写,非常之妙。引述几段:

  ──今天听…说,颐和园淹死了一个燕大的学生,他俩本在昆明湖游泳,但给水草绊住了脚,于是着了慌,满嘴里大喊“help!”中国普通人哪懂英文,以为他们说着鬼子话玩,岂知就真的淹死了。燕大劣根性,叫你说英文。(今天虽不至于,海归还是时常喜欢秀一下英文)  ──北平文艺界知名人士差不多全到了, 有的像理发匠,有的像流氓, 有的像政客,有的像罪囚,有的东招西呼,认识人,有的仰面朝天,一个也不理,三三两两一小组,热烈地谈着话。(好像今天也差不多!)

  ──在考前,我就预言,一定考…,因为我的笔记就只缺这一次,按去年的事实,只要我缺,他准考。这次果然又考了。急了一头汗。幸而注册部职员监场,大看别人笔记…(多可爱的大师)

  ──西洋文学系外籍教师有一些共同特点:第一,不管是哪一国人,上课都讲英文;第二,他们都是男不娶,女不嫁;第三,除了…那一部书外,都没有任何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