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2)

时间:2021-08-31

  黄昏永远不存在在人们的心里的。只一掠,走了,像一个春宵的轻梦。——《黄昏》

  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着,也看不到。当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的心头轻轻地—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年》

  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成功》

  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不甘心成为行尸走肉,我必须干点事情。——《八十述怀》

  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八十述怀》

  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一个老知识分子》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要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走运与倒霉》

  引导语: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多方面学术中都是领军人物,是我国的国宝,也是国际大师,2006年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下面是感动中国关于季羡林的颁奖词。【感动中国季羡林颁奖词】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