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季羡林是当代一位文学大师,虽然他已经去世了,但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永远不会磨灭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季羡林先生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为我们讲述了“我”在德国读书时,发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邻街窗户外,他们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年后,“我”又回到德国,发现变化很大的德国,“美丽”依旧没有改变。在奇特的风景里,抒发了内心真实的感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

  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语言优美且内容丰富,是一篇供学生细品的好文章。这篇课文篇幅较短,语言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还带给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设计理念】

  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以中心句切入教学,以此贯穿教学。教学时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通过不同层面、不同方式的“读”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并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及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

  2、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品评重点词句,感悟“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境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并从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与推敲中读懂含义深刻的词句,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受到启发与教育。

  教学准备:

  通过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

  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上一篇:季羡林的作品小学 下一篇:国宝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