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反思(3)

时间:2021-08-3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反思(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抒发了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浓浓的思乡之情。学习这首诗主要就是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上课伊始,我用谈话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你们知道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呢?今年的重阳节你们是如何过的?”唤起了学生对过节时团聚、开心的心理体验。当学生们谈得正开心时,过渡“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不过,唐朝有位诗人(课件诗人背影)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佳节的快乐与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形成对比,使学生有隐约的情感体验。

  然后用“你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多久?心情如何?”感受王维的心情。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练习:同学们离开过自己的家和父母分别过吗?我们班也有好多同学是从外地学校转到我校来的,你们想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吗?你们想不想远方的小伙伴呢?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不少小朋友表示曾经到亲戚家住过,少则两三天,多则半个多月,所以小朋友说的时候都表达出了自己很想家,这时候,我提问学生:“王维离家多久了?”“两年!”小朋友几乎是喊着回答,“会多么想家啊!谁能读出诗人的感受?”有了情感的铺垫,学生朗读起来颇具深情,效果较好。这个环节的设计,我体会到了只有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这种角色的互动,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真切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在解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语言训练:兄弟们思念王维么,会怎么说?这样将会更清楚的了解诗的意思,使学生明白,每逢佳节,诗人思念家乡的亲人,家乡的诗人也在思念诗人。这种双向式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听课的乐趣。


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