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写作特点

时间:2021-08-31

  记承天寺夜游写作特点是什么呢?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其中,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特点也非常的独特,值得我们探讨一番。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记承天寺夜游写作特点,欢迎大家阅读。

  1.信笔抒意,随物赋形。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文说》)

  不妨据此来赏读这一篇随笔性的小文章《记承天寺夜游》。

  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它虽然自然流出,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表现出来的。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过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接着便写景。“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下竹柏的影子。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作者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于是总括了这一切,写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几句,便戛然而止。明代王圣俞在选辑《苏长公小品》时说:“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随事记录便是文。”这是一种“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