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中考比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考点汇总】(2)

时间:2021-08-31

  参考答案:

  9. 2分。B

  10.2分,每题1分。

  (1)庭院(院子)(2)灭亡

  11.4分,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2)齐桓公问管仲说:“君王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

  12.3分,答出“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 1分,答出表现的心情,言之成理2分。

  作者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或:作者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1分)

  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月夜赏月的欣喜,与朋友散步的悠闲,郁郁不得志的悲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任意写其中一方面1分,最多得2分)。

  13.3分,列举人名正确1分,说出正确观点2分。

  示例一:唐太宗(1分),他的观点:“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分)

  示例二:鲁庄公,观点:“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示例三:毛泽东,观点:“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进步的动力”(“兵民是胜利之本。”)

  示例四:林肯,观点:“一个人在前面走得太快而使全国跟不上,是没有好处的。”

  《记承天寺夜游》《喜雨亭记》中考比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7——11题。(15分)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喜雨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