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思路(3)

时间:2021-08-31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思路三

  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应多让学生去感知,那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再加上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读文言文更显得重要,所以我以读为纲,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的关注点不应该是面面俱到的,教师一点要舍得舍弃。按照传统的教法,《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探究“闲人”的内蕴……但在45分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教学。听课的教师告诉我一堂课的思路必须有条理,抓住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的内容展示即可,不必要让一节文言文的教学变得跟赏析现代文一样,安排的内容过多让学生无法消化。所以在这方面我处理得不够好,下次记得改进。

  (一)精心设计导语,走进苏轼。

  宋代有个大诗人(出示课件——苏轼像图),大家认识吗?(有人会说认识,有人会说不认识)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视学生介绍的情况,教师小结)。 苏轼这位大文豪,才华横溢,但他的命运却不太好。1079年他因“乌台诗案”被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其心情可想而知。但他善于自我解脱,同友人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笔下,澄澈透明,如诗似画。现在让我们与这位大诗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板题)

  (设计说明:由学生介绍苏轼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交流处理信息,教师作必要的小结点拨,能够为阅读感悟奠定基础)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理解文章的意境

  2 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能当堂背诵全文

  (设计说明: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提出一系列问题,而是确定学习目标,提出学习要求,使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明白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三) 学习方法指导

  1.自读课文,“三看一查”,顺畅诵读。

  2.尝试翻译全文,并与同桌或在小组中先讨论交流(设计说明:自读是“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

  (设计说明:“三看一查”要求学生自读时认真看课文、看注释、看探究与练习;查工具书, 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语的意思。尝试翻译全文,是为了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安排讨论,是一种交互型活动,让学生学会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彼此听取对方的意见,共同完成语文学习。)

  (四) 探究 合作 交流

  1.作者为什么要想着夜里去承天寺游玩?他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2.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设计说明: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悟情、悟境)

  (五) 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

  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设计说明: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感悟作品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六)教师小结。(设计说明:运用纲要信号简洁明了的将文章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知识的巩固、积累和运用)

  (七)当堂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