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一则(3)

时间:2021-08-31

 四、赏读品味语言

  1.创造情境,请大家一起吟诵描绘月下美景的语句,并思考作者如何描绘月景的?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2.探究: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1、丛中蛙鸣不断。3.村中狗吠鸡鸣。3、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为什么?

 五、延读拓展积累

  1.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2. 看图写景抒情

 附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更多《记承天寺夜游》文章推荐阅读★★★★★: 

1、《滕王阁序》内容结构分析

2、《记承天寺夜游》语句赏析

3、初二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中考复习要点(练习题及答案)

4、初中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5、《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对照翻译

6、初中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学设计7、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明月几时有》比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8、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原文译文赏析

9、人教版初二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文言现象

10、初二上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