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的课堂实录

时间:2021-08-31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既然学过,先读一遍然后再背一遍。然后鉴赏,拿好教材,《记承天寺夜游》,苏轼,预备起!

  生读课文。

  师:只有少部分人读错,如:但少闲人,()两人者尔。有人“者尔”丢掉了。这个句子是定语后置句,“闲人”是中心词,“但少闲人”,什么样的“闲人”?如吾两人者闲人,有些同学没背好,肯定是文言句式没掌握好。但是绝大多数同学背得很好。我想,这个我们该是鉴赏了。初中学的时候怎么样学的,我不知道。但是这篇文言文对于初中生来说,也是一看就懂。那么今天我们是以文学的角度来鉴赏它,经过了那么长时间在心底的酝酿,我想集团年的鉴赏肯定会更上一层楼。大家看课件!(教师出示课件)中国古代有个文艺理论家叫刘贤,他说过文学鉴赏了一个规律叫做:“披文以入情”。然后打个比方,沿坡以(),披文的“披”字是拨开,拨开文字进入读者的感情世界,就好比是我们沿着水流去寻找水源。这四个字我们不生疏,我们可以联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沿溪行望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无杂树,临近水源便得一山。”原来我们文学鉴赏,就是通过文字进入感情世界,它就好像寻找文学的桃花源那样。可是,我知道现在流行的不是“披文入情”,我们现在是“蜻蜓点水,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张扬自我”。根本不理睬文本,今天我们可要认真地来研究文本了。请看,第一段!“元丰六年”,这里你能够看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