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全文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生朗读毕,引导学生评价,主要从音准和停顿两个方面来评价。

  重点指导学生读好下面两句的停顿。

  屏显: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结合注解,疏通文意。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以提出来和同学交流,或询问老师。

  4.这篇文章虽然只有短短84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谁能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提示:一个晚上,作者和张怀民一起到承天寺散步、赏月。(提示学生要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四要素来回答。)

  三.品读,体悟“闲”字。

  1.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提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屏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谁来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提示: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作者把自己和张怀民自称为什么?

  预测,明确:闲人

  4.此处,作者自称“闲人”。他的“闲”体现在何处?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屏显:此处,作者自称“闲人”。他的“闲”体现在何处?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提示:1.行为往往是心境的流露,请关注描写作者行为的词句。

  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关注作者笔下的景物。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5.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1)行为描写部分分析:

  屏显: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A.抓住以下几个重要词语进行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