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废都寓意(3)

时间:2021-08-31

3.小说《废都》中语言的特色描写

  贾平凹语言的独特性在于他的语言不是规范的,正是这种不规范的语言原始状态却饱含着深刻的历史深度关怀。

  《废都》的受众群体具有广泛性,因为作品更多的是写人的日常生活,也反映出大众的基本情感与欲望,更符合大众的口味。在语言方面,贾平凹擅长使用富于民族传统特色的西北方言,其语言特点是能够准确表达环境和情绪。陕西话的“浑”便体现在“整体上凝重,线条展灵性”,而商州语言又有着驳杂和古朴的特点。贾平凹先生合理地吸收和运用了这两种语言的精髓,他的语言读起来木木的,嚼起来筋筋的,憨憨朴朴,真情实意在不经意间蔓延,于平实中不失幽默。他把描写放在了叙述的行进中,让语言超越文体,达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完美结合。能够经得起反复阅读的小说才是好的小说,能够让人反复品味的语言才是好的语言。贾平凹的语言文字一出手就不俗,那是一种浑厚的、质感的、有重量感的、会直逼读者的心口和心灵而令人难以抗拒的语言文字。这种语言魅力,不仅来自作者掌握到语言文字的野性和趣味性,实质上,还来自于作者真挚细腻的灵感和热忱饱满的情感投入。这就是贾平凹小说语言独特的魅力。作家对语言艺术多样化的追求和极其鲜活的人物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语言风格的幽默化也突显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鲜明的现代特色,因而铸就了他的小说的耐读性和经久的魅力。也只有真正掌握贾平凹小说的语言特色,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小说思想主题和创作技巧。

  至于大家都有争论的作家庄之蝶与几位女性的性关系描写,在我个人看来,作者对这种关系的大肆描写,跟作品中写道的钱权交易,各种因为利益交织起来的关系一样,都是作者表现“废都”的一个重要方面,大胆的描写是一种大胆的揭露,废都之“废”也因此而得到很好地体现。其实,在文学作品中,对于现实生活的一些的表现,我们自己以对待文学应有的的正确而平常的心态和素养看待,便不会感觉有什么扭曲或者别扭,毕竟,文学是通过反映现实生活而有思想深度体现的作品,并不等同于一般庸俗的读物。

  另外,还有对庄之蝶的岳母的描写,作品写到她死而复生,便通了阴阳两界,能见人识鬼,连睡觉也要睡在棺材里,似乎那就是阴阳两界的夹缝。她一双老眼能看见满街满街的鬼,满门满门的鬼影儿重叠。看似疯癫的话语却往往能应验现实。这似真似幻的言行举止让人半信半疑,扑朔迷离。这神秘虽属迷信,但连庄之蝶这样的知识分子也信服三分,可见其背后的三世轮回的因果报应也有一定的道德哲思。还有对庄之蝶的好友,一样是京都的文化名人孟云房的刻画,本来是属于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应该传播新的理念和思想,但孟云房却一直专研《周易》,而且是沉溺于气功与卜卦的虚无道学之中,全然一副迂腐封建的老夫子形象。但他的卜卦却往往能使其他人相信,使周围人陷入一种歪谬的宿命论中。这正体现了作者对封建主义腐朽文化和思想的批判。作品中还多次写道通人性的牛的内心自白,牛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清楚地看到这个交织着复杂社会关系的人类社会,作者在牛的内心自白中,隐含着对西京城里存在的各种名利与钱权关系的尖锐的讽刺和深刻的批判。

  作品写废都、废道、废宅、废人,在历史转型期,文化闲人是第三者,又是雕塑社会形态的参与者。他们有闲的忙碌、赤裸的性生活、自怨又自虐,欺世又厌世;他们在失去土地文化而市民化的过程中,受现代生活的压抑、因文化而窒息、为名利所累、不被理解的苦闷等等,在这破缺的悲剧中,性是他们苦闷的最后宣泄。《废都》写人的异化、社会的异化、文化的异化、人的动物化、动物的人化;在描述文人非文人化的过程中,整部作品弥漫悲剧感。4.结语

  《废都》作为城市题材小说,通过对庄之蝶等文人、商人、官员、烟民及女等城市众生相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当代城市生活的画卷。作者在作品中所宣泄与映照出的自我意识,反映出整个现代社会在新旧交替之时的颓废与焦虑的时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