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作品神秘主义原因解读

时间:2021-08-31

  导语:对神秘文化的深入体验和传神表现,是有利于达到对中国人生、中国民族性、中国文化乃至人性奥秘的深层把握的。以下是文学网小编整理的解读贾平凹作品神秘主义原因的经典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贾平凹的作品那极度的夸张变形,那真伪莫辨的叙事技巧,的确为促使读者从文本乃至从自身的对神秘文化的体验中走出一条感悟神秘、理解神秘、猜测神秘之路提供了多层次的可能。

 一、贾平凹“商州世界”的神秘文化

  自贾平凹1983年开始经营“商州世界”算起,到1987年写完《瘪家沟》,前后5年的时间里,这位勤勉的小说家发表的几个系列共二三十部长、中、短篇小说,已使一个色彩迷人、气韵古朴、结构宏大的“商州世界”成功地屹立在了当代文坛之上。其中,既有对商州山地自然风物、历史掌故的诗意描绘(《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又有对农村变革中新人趣事的幽默再现(《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既有对人生悲剧的深长浩叹(《商州世事》、《冰炭》、《远山野情》),也有对浮躁世纪病的达观理解(《浮躁》),还有对生死之谜的凝思(《龙卷风》、《瘪家沟》)――这已经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世界了。当代地域文化小说中,“商州世界”无论就气势之恢弘,还是文体之丰富,或是文化意味之醇厚,都可以占第一流的位置。但作家并没有就此止步。对文化之谜的深邃之思驱使他深入开掘商州的文化矿藏,从而打开了商州文化的又一扇大门,引读者步入神秘文化之境。《太白山记》作为“商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文化意义正在于,体验商州神秘文化雾一般朦胧又清新的气氛,参悟神秘文化深层的人生玄机[1]。而这种体验和参悟又不早不晚,恰恰在作家患病期间发生了:为疾病所催生的变态思维唤醒了作家脑海深处有关神秘文化的记忆。疾病于冥冥中帮助作家找到了表现神秘文化的形式:以梦幻笔法,写梦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