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谈写作:我有使命不敢懈怠(2)

时间:2021-08-31

  再论作品接受:不可能让大家都满意

  近年来,原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取得巨大成就,一度占有“主流”地位的老作家似乎在逐渐“失势”:包括擅长描写中国西北乡村生活的贾平凹在内,尽管仍然受到欢迎,但是由于阅读经验的不同,总会有年轻读者表示阅读起来有“隔阂”,这个现象曾多次被讨论,却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一个作家熟悉、擅长的东西是有限的,中国年纪大一些的作家写小说居多,我本人也是如此。”对此,贾平凹认为,一个作家写东西未必写给全部人,不可能达到大家都满意(的程度),“我也看过一些年轻作家写的作品,也曾经尝试写过那样的(文章结构),但写了一段(就算了),似乎不是一时能够学会的东西,后来我只能把自己的作品写的阅读起来更‘好读’一些。”

  至于小说语言的“乡土性”方面,贾平凹表示,自己以前确实不太注意,在作品中描写乡村生活时,无意中便会把这些内容“带出来”,后来会有意识的减少,尽量让西北地区以外的读者能够看懂。不过贾平凹估计,更年轻一些的读者对那些事情了解很少,读起来仍然会有困难,自己也只能尽最大努力把文章写的有趣味性,“起码让读者愿意读下去。”

  “实际在小说中,无论想表达多大的内容,都起码要有趣味性。包括张爱玲这些人都是在这方面要做得好一些。”不过,贾平凹同时表示,目前他看到最“新潮”的小说一句话便是一个段落,这种结构确实欣赏不了,“这恐怕跟我自己的社会阅历是不同的吧。”

  自励创作:我有使命不敢怠

  其实,无论长篇还是短篇、乡土小说还是市井小说,每一部作品的创作过程都十分艰辛。贾平凹对此感同身受。他表示,长篇小说一写便是好几年时间,除了开会等必要活动以外,基本上都在房子里琢磨。为了按时交稿,贾平凹经常给自己鼓劲:比如在《老生》封底便印着这样一首小诗,开头便是“我有使命不敢怠”。

  “这个使命倒不是谁交给我的任务、也没有谁给我下达任务。”贾平凹解释,自己写稿的时候有时候会写字(指书法)鼓劲,有时在创作之时,完全投入其中能够产生一种“灵魂”一样的东西,“写顺手的时候感觉不是自己在写,像是别人给你写。这样写也不错。所以‘使命’(提醒自己)完成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很庄重的要投入其中,要不然就没有劲写下去了。”

  接下来的工作,年过六十的贾平凹思考的仍然是作品要写什么内容。他说,现在不像年轻的时候,见到什么都想写,而是思考后觉得没意思便会放下,不去浪费精力,“每代人与每代人的情况不同,作为我那个时代的作家,我希望把自己了解并且想表达的东西写出来,完成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