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2)

时间:2021-08-31

  【《将进酒》预习资料】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 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并称“大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白集》。

  二、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本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三、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

  1、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欲饮琵琶马上催。

  4、酒入愁肠, 。

  5、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

  6、兰陵美酒郁金香, 。 ,不知何处是他乡。

  7、抽刀断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称意, 。

  8、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9、 ,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 ,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11、 ,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纱》)

  12、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13、 ?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四、自读思考

  (一)填充题

  1、这首诗的基调是 。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 ,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写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 之情。

  2、本诗的主旨句是 , 。表达了诗人 的态度。

  3、李白的浪漫气质和狂放的性格充分体现在诗中对夸张的运用,如 ; 等。

  (二)问答题: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歌开篇的长句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说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的作用。

  4、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谈谈你对李白的“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

  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6、全文情感变化怎样?主基调是什么?

  7、诗中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8、通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何而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