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的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21-08-31

  【导入】

  师:(吟诵柳宗元的《江雪》)如果说柳宗元“独钓寒江雪”是寄情于山水的话,那么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则是痴情于山水。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整体把握】

  师:合上课本,请看大屏幕——

  课件:课题、作者、(不加标点的)课文(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师:现在听老师读课文。要听准字音,听清句读。(生听读)

  (翻译课文,背诵课文。具体过程略。)

  师:自由朗读,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来评价张岱。

  生:“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章结尾作者借舟子的话点出了一个“痴”字。

  师:(板书:痴)“痴”字是一篇之骨。我们先来看看痴人眼中之痴景。

【咬文嚼字赏痴景】

  师:张岱乘一叶小舟夜访西湖,映入作者眼界的是怎样的一派景观?

  (生读写景句。)

  师:作者笔下的西湖雪景好奇怪哦,如果我来写,我会这样写:

  课件: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师:比较一下,原句和改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前一句,对比读一读,推敲推敲。

  生:加上三个“与”字,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痴迷的境界,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如果去掉,“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

  生:连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更能衬托出上下一白水天一色磅礴浩渺的壮观之美。

  生:原句浑然天成,衔接更自然,语气更连贯,有一种音韵之美,如果去掉这三个“与”字,读起来一顿一顿的,语气显得生硬,不如原句读起来顺畅。

  师:看来这三个“与”字并不多余啊。来,我们把这种音韵之美读出来。

  (生拖长音调,读出了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

  师:有人这样标点这句话:(板书: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你同意吗?

  生:“天云山水”是浑然一体的,若加顿号,则成了四幅分开的画面,破坏了水天一色苍茫迷朦的整体画面,表现不出磅礴浩渺宏阔的气势。

  师:我们再来看看后句话,(得意地)我把文中的量词一改,就很符合汉语用字的习惯了。

  生:不好。味道不一样了。

  师:什么味道?

  生:好像……好像……原句那种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进苍茫天地的味道没有了。

  生:改了不好。“一痕”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一点”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一芥”让人耳目一新;“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夸张之语显得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

  生:在“更定”时分“雾凇沆砀”的“湖上影子”自然是模糊的,而改句景物过于清楚,画面过于清晰,不符合西湖夜雪的实际情景。而且意境散乱,了无新意,读来平淡无味。

  师:我可以这样改:(板书: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粒、余舟一芥、与湖心亭一点、长堤一痕而已。)

  生:原句镜头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老师把顺序这样一改,镜头就变成了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了。

  师: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生:作者的视角好像在高处在远处。由“痕”到“点”到“芥”到“粒”,量词一个小似一个,给人一种天地之大,人物之小,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师:你的感受很细腻。来,大家读一读,把那个“而已”的滋味读出来。

  (读出了一种深沉的感慨。)

  师:这样标点行不行啊?(板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生:把顿号改成逗号,好像拉大了长堤、湖心亭、舟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用顿号则有一种浑然一体混沌难辨的意味。

  生:逗号使得景物给人一种孤立感平面感,它改变了上下一白天山共色的立体画面,破坏了若有若无依稀恍惚如梦如幻的境界。

  师:从句法上看,全句为单句,“而已”起总束作用,句中并列成分不应用逗号。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作者用字实在是奇妙,我们丝毫撼动不得。可是,这样的语言华丽吗?(生:不华丽。)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