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备课资料及重要词汇(2)

时间:2021-08-31

  四、再读课文,问题探究

  1.集体诵读1-2-7节

  2.思考:

  (1)第一、二节连续用了六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使用了排比的修辞,通过连续的六个问句,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也表现出作者对科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连续不断地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也打开了作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2)诗的最后一节和第二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诗歌把化石称为“你”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以及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首尾圆和。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一人称,感觉亲切。

  五、结束本节课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奇幻的神话”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下一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把谜底揭晓。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 阅读3—6节,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奇幻的神话”变成自己的文字。写写“苏醒的化石”到底说了什么话。
 

    重要词汇

  奇幻(qí huàn):奇异而虚幻。

  乌有(wū yǒu):没有。乌通 无

  葱茏(cōng lóng) :形容草木十分丰茂。

  太古(tài gǔ):远古,上古。

  骸骨(hái gǔ):尸骨。

  裹藏(guǒ cáng):用物体包裹着。

  造物主(zào wù zhǔ):基督教徒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称上帝为“造物主”。

  叹服(tàn fú):赞叹而且佩服。

  海枯石烂(hǎi kū shí làn):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多指经历了极长的时间。

  日转星移(rì zhuǎn xīng yí):因为过了很长时间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转星移,形容时间的变化。也形容 星斗位置发生了变化。

  潜行(qián xíng ):秘密行走。

  幽雅(yōu yǎ ):幽静而雅致;幽,幽静 。

  猛犸(měng mǎ):也称“毛象"”猛犸象“,古代哺乳动物,以现代象有亲缘关系,主要生存于更新世北半球的 寒冷时期 ,在全新世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