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化石吟》的导学案(2)

时间:2021-08-31

  (3)葱茏: (4)叹服:

  (5)化为乌有: (6)海枯石烂:

  3、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称赞而且佩服。 ( ) (草木)青翠茂盛。 ( )

  奇异而虚幻。 ( ) 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

  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

  二。整体感知,成长心灵

  脉络梳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化石吟》的主要内容。

  2.《化石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用简练的文字填写课文的结构图。

  发问求答—— 揭示真相—— 自然重现

  【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共同进步

  一、交流碰撞

  (过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请听范读。请听清节奏,重音和语调。

  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化石吟》中“吟”是什么意思?课题是什么意思?诗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吟”本是古曲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本诗通过对化石的赞美来赞美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2)诗歌运用什么手法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全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亲切自然。)

  (3)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第1、2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6节为第二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为第三层,回应第2节。好在使诗歌的节奏美以及前后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