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古诗赏析(2)

时间:2021-08-31

  下片以梅花和丁香来衬托桂花,言梅花雕饰太过,俗不可堪,而丁香花相互簇拥,太小家子气,唯有那桂花才是她的最爱。可是桂花真的是毫无瑕疵吗?未必,最后两句“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一语点破。桂花好是好,可就是香气太重,它熏醒了我千里寻人的美梦,也太过无情。

  全篇读下来,我们可以看到词人内心微妙的心理变化。首先她爱桂花,爱的无法自拔,把它比作自己内心崇尚的雅士。因为如此爱桂花,眼里就容不下别的花,就说梅花、丁香的不是。可是对比过之后,她突然发现,连桂花也不完美了。桂花并没有变,变的是词人的内心情感。作者情感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词中说的很清楚,“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它熏醒了词人千里的美梦。联系作者的生平,我们可以想象到,这首词大概是词人中后期的作品,词人做的梦肯定也是夫妻相聚之梦,但不管如何,最终归结到情感的悲凉。更多有关桂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词人曾经极其爱梅,这里却贬低梅花,所以有人认为这首词不是词人所做。黄墨谷《重辑李清照集?漱玉词卷三》:“此词仅见《花草粹编》,词意浅薄,不类清照之作。且清照所作咏梅之词,情意深厚,有‘此花不与群花比’之句,而此词则云‘梅蕊重重何俗甚’,非清照之作明矣。兹不录。”祝诚则说:“……这首《摊破洗溪沙》也是咏桂词,同样给以超乎梅花的评价。这甚至令人对其是否系清照所作产生怀疑(见黄墨谷《重辑李清照集》)。其实,同一词人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场合,对同一事物给以不同乃至相反的评价,并无不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也。反之,如若只准此词人有一种单一的固定不变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判断,稍加变化便疑为伪作,这对已故词人意味着什么呢?我以为,这首《摊破洗溪沙》咏桂词,正是易安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出发,给予桂花以全新的观照和透视,从而发掘出了桂花的‘风度精神’,进而体现了女词人独具特色的审美观念。谓予不信,一读此词。”